為了減輕細泥對浮選的影響,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采用階段選別的流程,使已經單體分離的礦粒及時浮出,避免再磨;當礦槳中的礦泥較多時,可用較稀的礦漿浮選,降低礦漿黏性;為了減輕細泥對浮選藥劑的吸收,可以采用分段加藥的方法;有時先用少量起泡劑和少量捕收劑浮出一些細泥,然后加藥正式粗選;必要時可以加入分散劑以減少其影響。原礦中礦泥量較大時(如-0.074mm產率高于15%),應使用水力旋流器等脫泥,然后進行泥、砂分選。
在固液界面部分,已經介紹過加分散劑、凝聚劑、絮凝劑和一些細泥的選礦方法都可酌情使用。這里只介紹一、兩個實例。
我國某地的鐵礦石磨細以后,用腐植酸鈉作選擇絮凝劑進行選擇絮凝,由于腐植酸鈉只將赤鐵礦絮凝在一起,基本上不使石英和其他脈石絮凝,經過選擇絮凝以后,就可以將品位提高一倍。
在白鎢礦浮選過程中也利用“剪切絮凝”以提高細粒白鎢礦的回收率。它是在礦粒用油酸等捕收劑疏水化以后進行高速攪拌,以加強1µm左右的超細粒白鎢礦粒和10-40µm的細粒白鎢礦絮凝。即使全部顆粒的負電荷很高,它們的絮凝也是牢固的。這種絮凝體實質上是1um的細泥覆蓋在10-40µm的粗粒上。發生這種剪切絮凝的基本條件有兩個,請聽昆明礦山機械公司選礦工程師闡述:(什么是浮選選礦工藝流程)
1、在強烈攪拌中顆粒獲得的平均碰撞動能遠大于其熱運動能,顆?;ハ嘟咏牧Υ笥谑蛊浞稚⒌牧?
2、疏水基的締合有助于絮凝體的形成,可見剪切絮凝與壓縮雙電層造成的電聚體或高聚物所引起的橋聯絮凝不同。攪拌強度大對于剪切絮凝有利,而對于電聚體和橋聯絮凝體的生存則不利。
這種超細粒附著在較粗粒上浮選,又叫“負載浮選”。負載浮選早已用于從高嶺土中分出銳鈦礦。浮選時用比銳鈦礦更粗的方解石作載體,在有塔爾油和燃料油的情況下,施加強力攪拌,使細粒銳鈦礦附著在方解石上。
在污水處理時,也可以用真空生泡法或電解生泡法以產生非常細的微泡作為載體浮選污水中的細泥。
咨詢熱線
13529439066(同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