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的自然類型主要根據礦石中鐵礦物的種類、脈石礦物的種類、主要有害成分的含量和結構構造特征進行分類。
一、鐵礦物的種類
鐵礦物的種類根據鐵礦物的種類可分為:磁鐵礦石、釩鈦磁鐵礦石、赤鐵礦石(假象或半假象赤鐵礦石)、褐鐵礦石、菱鐵礦石以及由其中兩種或兩種以上鐵礦物組成的混合礦石。
1、磁鐵礦石,是我國最主要的鐵礦石原料,主要賦存于受變質沉積型、接觸交代-熱液型和與火山-侵入活動有關鐵礦床中,屬易選、利用率高的礦石類型,其儲量和開采量均居各類型鐵礦石之首。探明儲量約占全國探明總儲量的55.4%。分布遍及全國各省(市、自 治區、但集中分布于遼寧、河北、山西、山東、安徽和內蒙古等省(區)。
2、釩鈦磁鐵礦石,主要賦存于巖漿晚期型礦床中,含鐵品位一般在30%以下,伴生V、Ti可綜合利用,礦床規模大,易采易選。探明儲量約占全國探明總儲量的14.4%,主要分布于四川和河北兩省。
3、 赤鐵礦石,主要賦存于沉積型、風化淋濾型及部分受變質沉積型、與火山-侵入活動有關鐵礦床中,探明儲量約占全國探明總儲量的18.1%,主要分布于遼寧、湖北、河北、四川、湖南和內蒙古等省(區)。
4、褐鐵礦石,主要賦存于風化淋濾型鐵礦床和接觸交代-熱液型礦床氧化帶中。含鐵35%-40%,高者可達50%以上,含有害雜S、P較高,是地方企業和群眾開采的主要對象。探明儲量約占全國探明總儲量2.3%,主要分布于云南、廣東、廣西、山東、貴州和福建等省(區)。
5、菱鐵礦石,主要賦存于沉積型和部分接觸交代-熱液型鐵礦床中。含鐵30%-35%,礦石采、選、冶均較困難,利用率不高。探明儲量約占全國探明總儲量的3.4%。主要分布于云南、陜西、四川和貴州等省。
6、鏡鐵礦石,主要賦存于接觸交代-熱液型鐵礦床中,含鐵30%-35%,屬難選、難利用礦石。探明儲量約占全國探明總儲量的1.1%。主要分布于安徽霍丘、山西袁家村、甘肅鏡鐵山等礦區。
7、混合礦石,系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礦石類型共生的鐵礦石。主要賦存于受變質沉積型和接觸交代-熱液型礦床中,探明儲量約占全國探明總儲量的5.3%,主要分布于云南、甘肅、河北、遼寧和湖南等省。
二、有害雜質的含量
按礦石有害雜質S、P的含量髙低可分為:高硫鐵礦石、低硫鐵礦石、高磷鐵礦石、低磷鐵礦石等。
三、礦石的結構構造
按礦石結構構造可分為:浸染狀礦石、網脈浸染狀礦石、條紋狀礦石、條帶狀礦石、致密塊狀礦石、角礫狀礦石以及鮞狀、豆狀、腎狀、蜂窩狀、粉狀、土狀礦石等。
四、脈石礦物種類
按脈石礦物種類可分為:石英型、閃石型、輝石型、斜長石型、絹云母綠泥石型、矽卡巖型、陽起石型、蛇紋石型、鐵白云石型和碧玉型鐵礦石等。
以上內容就是鐵礦石的自然類型,更多鐵礦選礦工藝流程或鐵礦選礦技術與鐵礦選礦設備請咨詢昆明礦山機械:13529439066
咨詢熱線
13529439066(同微信號)